中新经纬4月27日电 (魏薇)“你有XX银行信用卡吗?办卡就可以送一个礼物。”在近日召开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中新经纬记者发现,除了五花八门的金融黑科技,不少观展者被银行的信用卡营销人员“包围”。
(资料图片)
随着2022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成绩单”也陆续出炉。中新经纬梳理发现,有5家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破亿,同时也有部分银行出现发卡量上升,但消费额下降的情况。深耕信用卡存量用户也成为各家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5家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破亿
从信用卡发卡量看,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以累计发卡量1.65亿张居首。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的累计发卡量也破亿张,分别为1.40亿张、1.38亿张和1.07亿张,招商银行披露的是信用卡流通卡量,达1.03亿张。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均超5000万张,分别为7450.83万张、6899.72万张、6817.31万张、6630.42万张和5133.16万张。
对比来看,兴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长最多,2022年较上一年增加了660.29万张,其次是中信银行增加了527.9万张,民生银行紧追其后,信用卡发卡量增加了390.43万张。
中新经纬发现,部分银行出现了发卡量增速放缓,甚至累计发卡量/流通卡量下降的情况。如建设银行2022年末累计发卡量较2021年末减少了700万张,平安银行的流通卡量则减少了112.93万张。
业内人士指出,这或与银行清理睡眠信用卡账户有关。“靠个人注销不太可能有上百万张的量,应该是清理睡眠账户造成的。”信用卡行业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2022年7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于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政策法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中新经纬注意到,今年以来,已经有8家银行表态将清理睡眠信用卡账户。中国银行发布《关于开展长期睡眠信用卡账户安全管理工作的公告》,表示将从3月20日起,对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账户或卡片纳入账户安全管理范围,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
光大银行称,自3月1日起,将对连续24个月及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的卡片纳入安全管理范围,分阶段做卡片到期不续发新卡处理。
平安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自4月1日起,对“连续24个月未发生交易的信用卡账户,且账户无欠款、无溢缴款”的长期睡眠状态账户进行通知,客户未在规定期限内根据通知要求对卡片进行操作的,将对其采取销卡或销户措施。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睡眠卡持续占用大量银行资源,而且有时会因持卡人疏忽大意而发生小额逾期并进入征信记录,给持卡人造成信用困扰,同时也造成银行卡业务的低效与浪费,这是各家银行清理睡眠卡的主要原因。
多家银行消费额下降
信用卡消费额也是衡量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绝对金额来看,在13家信用卡消费金额超1万亿元的银行中,招商银行遥遥领先,信用卡消费金额达4.84万亿元。平安银行和交通银行均超过3万亿元,分别达3.39万亿元和3.06万亿元。
但在这13家银行中,有6家银行2022年的消费金额出现下降,如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消费额降幅分别达10.55%和10.54%。
还有部分银行出现发卡量上升,消费额下滑的情况。柏文喜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发卡行之间的竞争摊薄了卡均消费额,另一方面是由于收入预期下降而引发消费意愿与用卡消费量的下降所致。
董峥分析称,这说明过去重拉新、轻留存的做法难以为继。“拉新本身对于有些银行也并没有错,但如今信用卡市场本身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信用卡市场是在有卡用户中竞争,也就是面临客户重叠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多头授信等问题,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董峥看来,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产品理念,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刚性消费需求的信用卡,只有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迎合消费者的某些常态消费,才能真正激活用户。
柏文喜表示,接下来银行信用卡应该不断优化和提升持卡人结构创新与商家的联合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附加与增值服务、提升持卡人关怀度,以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粘性,提高卡均消费与营收。
七成不良率上升
中新经纬梳理的24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的银行中,有17家银行2022年的不良率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占比达70.83%。
上述银行中,截至2022年末,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是广州农商行,达8.24%,较2021年末上升了5.25个百分点。
在24家银行中,仅7家不良率下降。具体来看,盛京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常熟银行的2022年信用卡不良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盛京银行的不良率降幅最大,下降了0.72个百分点。
对于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原因,兴业银行在2022年报指出,部分信用卡持卡人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下降,同时催收作业人力和方式严重受限,催收成效受影响较大,信用卡业务逾期和不良增加。
兴业银行称,已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完善零售信用业务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信用卡风险管控,对信用卡风险资产质量管理进行“三加强”:策略优化、数据应用、提升催收。
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受前期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地区和行业客户收入有所下降,导致信用卡及消费信贷业务处于高位运行。下阶段,伴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行业风险水平预计将有所降低。光大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信用卡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预计信用卡和消费信贷业务总体风险可控。(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编辑:王永乐】
早就知道今年的上海车展特别热闹,所以闲来无事,朋友也准备去上海车展凑凑热闹,结果没想到,他直接在现场消费了一台车,聊起这个事,本来
在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的当下,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消费群体,都对新能源车型倾注了更多兴趣和热情。这一点在刚刚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的
3月23日,中石化易捷第二届出行养车节在四川成都启动。启动仪式上,中石化易捷推出出行养车卡,为消费者提供加油满减、洗车免费、安心出行
伴随着这几年新能源市场的浮沉,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从最初的观望逐步过渡到依赖,尤其是混动车型,已经成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也正因如
自今年以来,长城汽车销量被各大车企所赶超,而奇瑞也是其中之一。这是因为当下SUV市场各大品牌不断涌入,致使SUV市场达到饱和状态,促使各
中新网上海5月6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民众举报,上海品兴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在
中新网襄阳5月6日电 (胡传林 李兴会 姚敏)湖北襄阳市气膜实验室6日建成投用,除襄阳外还将承担鄂西北地区(随州、十堰、神农架)的核
中新社武汉5月6日电 (记者 张芹)记者从6日召开的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22年指挥长视频会议上获悉,根据当前预测,今年汛期长江流域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徐婧)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田伟在6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北京要有序推进区域核酸筛查,进
中新网绥芬河5月6日电 (记者 王琳)绥芬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于6日发布通告,自5月7日零时起,有序恢复居民生产生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