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作为消费复苏后的首场年中大促,2023年“618”在不同维度的“围观”中落下帷幕。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6月1日—6月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从消费舆论场的数据来看,监测期内,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13698298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网络购物、线上票务成“吐槽”热点。

在网络购物方面,诸如“网购西门子冰箱,收货却是小鸭牌”“网购酱油开瓶食用现活蛆”等,反映出部分电商平台对集中促销期间商品质量的把控出现短板。在线上票务方面,6月以来多地举办演唱会,“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繁出现在网络舆情的吐槽声中,人们对于大麦网等相关票务平台的退票问题质疑不断,主办方、经纪公司、票务平台、消费者等多方之间的矛盾难以厘清。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假冒伪劣是对商业诚信的严重挑战,也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扰。作为连接商品与服务供需两端的重要载体,平台对各类销售主体的甄别把关,对商品质量的“无死角”把控,既是信誉要求,更是法定责任。线上票务监管力度仍需加大,节目内容丰富、演出类型多样的商演业态蓬勃兴起,对拉动文化消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演出的内容审核、票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影响了演出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一是从持续强化电商平台的合规经营层面着手。呼吁商家与平台企业加强“自律”,主动补齐在落实主体责任和对平台内经营者约束管控方面的短板,持续强化对电商营销促销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管控,不断提升网购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是从推动文旅消费市场清朗和谐发展的角度着力。呼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对演出票务运行、票源流向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演出票源及流向,推动票仓公开透明,促进演出票务公平交易。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